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东台西溪景区: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东台西溪景区: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来源:未知     点击数:1496     日期:2022-05-18 14:59:33
大爱西溪东台西溪景区: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西溪景区做优景区“美丽经济”内涵,全面叫响“大爱西溪”文化IP,推动文旅产业朝精端方向迈进。成功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智慧旅游景区、

大爱西溪

东台西溪景区: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西溪景区做优景区“美丽经济”内涵,全面叫响“大爱西溪”文化IP,推动文旅产业朝精端方向迈进。成功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智慧旅游景区、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省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省级放心消费创建先进示范单位和江苏文旅自媒体联盟“最具影响力奖”,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名录,连续5年蝉联盐城市 5A 级园区。景区载体有特色、活动有品质、品牌有影响,得到央视、人民日报、新浪、学习强国等30多家主流媒体持续报道。

西溪景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落脚点,依托资源发展旅游,依托旅游强壮产业,依托产业促进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宜游宜业、宜居宜产的高品质文化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闯出了一条创新文旅产业、引领时尚经济的发展之路。

以文塑旅,让景区文化底色更靓丽

“串珠成链”、讲好西溪故事,做足做深“文化+旅游”的文章,西溪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爱为媒、借爱拓伸”,构筑“大爱西溪文化产业影响力”,给市民游客提供全新的体验,让游客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旅程美好。

唐风宋韵,古风遗存,丹青水墨,人文风雅。西溪,已有5000年文明史,是两淮海盐文化的起源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的发源地,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海春轩塔屹立千年,北宋“三相”为民造福恩施至今。

沧海桑田,时光荏苒,守正创新,奋楫笃行。西溪,融汇海盐文化的民生之爱、仙缘文化的不凡之爱、历史文化的自然之爱、三相文化的家国之爱、孝贤文化的慈孝之爱、非遗文化的生活之爱,“大爱西溪”文化IP应运而生。

以历史文化为底色,叙述久远根脉传承,景区先后打造了西溪古城、海春塔苑、犁木街、草市街、逅海、盐仓监、西溪讲堂等景点项目和文旅品牌,展现西溪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让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熠熠生辉。

仿佛穿越了时光,游人在盐仓监前上演的《范仲淹》情境剧中,感悟着范仲淹为民请命减免盐税、与民共筑捍海大堤的为民情怀;三相阁艺术馆内,东台籍画家崔见、崔进和雕塑家陈建华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虚”“实”结合,山水、人物、雕塑情境交融,表达着西溪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涵。犁木古街上,艺术家墨香四溢的佳作也与西溪深厚的文化历史完美融合。景区在修复后的千年西溪书院开设“西溪讲堂”,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做客演讲,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来“西溪讲堂”举行东台读者见面会。

以爱情文化打市场,用纯真之美吸引众多游客,景区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创作的《天仙缘》《寻仙缘》演艺节目,先后演出近600场,累计观演人次超50万。作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示范区,周巍峙王昆的红色爱情在此交汇。举办中华天仙缘文化节、时尚草莓音乐节、汉服婚礼展、水上婚礼秀等最具人气、最受欢迎的文化节庆活动,受到国家文艺界关注。

以非遗文化做产品,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西溪拥有东台发绣、董永传说两项国家级非遗和东台鱼汤面、陈皮酒等41项省级和地方非遗资源。为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景区在汉朝街开设非遗店铺,在草市街引进非遗小吃,并开设精品发绣展示馆,举办陈皮酒孝贤文化节,特色产品和丰富体验,赢得游客好评如潮。

以旅彰文,让景区产业载体更丰富

文旅产业是景区发展的根基,景区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以游客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补链”壮大规模,“延链”增强实力,“建链”抢先布局,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塑造产业新优势。

在草市街邂逅美味、在逅海网红餐厅举杯对酌、在犁木客栈酣然入梦。西溪景区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以创造新的未来遗产为目标,高品质建成董永七仙女文化园、草市街、汉朝街、犁木街等文旅景点。同时,将食住行游购娱要素一站式配齐,多元业态注入其中,提升产业要素集聚度。

草市街和汉朝街,128种地方名小吃让游客畅游非遗特色街;逅海特色夜消费文化街区,引进品牌餐饮,贰麻酒馆、七堂酒馆、snake动吧拉开夜生活的序幕,街区内的海洋馆、天幕街、沉水空间、艺术馆等多个网红打卡点,吸引时尚新潮的消费群体;犁木街展现宋明街市历史文化美学,特色里下河风情民宿别有韵味;拥有高品质的夜游、夜演、夜宴、夜宿、夜娱产品,成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单位。未来,景区还将打造乐养小镇、形成植物园生态康养区;打造清澈见底的河流,改造民宿,建设“乡愁西溪”。

2020年,天仙缘小镇入选第一批江苏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2022年1月,草市街美食街区入选2021年度中国旅游休闲街区创新发展案例。2022年4月,东台西溪在“水韵江苏春游大赏”评选活动中,荣获“最受欢迎十大景区”。

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延伸文化产业链,争上赋能。以省级影视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吸引150家影视企业入驻,参与拍摄《你好,李焕英》《觉醒年代》《最强大脑》等影视作品,连续五年税收过亿元。积极对接国家话剧院,合作建立数字演艺江苏基地;对接紫金文化艺术节,为景区文化产业拓展平台赋能增效;景区内服务业企业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现有各类服务企业640家,区域年营收持续增长。

借力扬帆,让景区创新发展更高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景区苦练内功,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提升契机,激发狼性精神,持续推进各类业态提升,助力全市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重点旅游载体、优化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

用足激励政策,为产业发展、企业壮大赋能增效。围绕盐城和东台两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积极为景区内企业争取文化产业项目基金、文化专业人才薪酬补助等,制定“黄海明珠”文化产业人才计划,研究设立5亿元产业项目基金,促进服务业项目集聚发展。

配优公共服务。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齐全,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影视创客中心、青年人才驿站、创意产业研发楼、配套W主题酒店等服务平台,构造集聚区动态安全防控体系;建立专业管理服务机构,引进专业商管团队,为入驻服务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湖滨花园酒店、犁木客栈、晏溪客栈、里下河风情民宿实施管家服务,共1000张床位满足各类客群需求;智慧停车场5个,1500个车位;旅游公厕24座;“景警融合”获评江苏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积极推进邻里中心、24小时超市、品牌康养医院、艺术培训学校、共享创客空间等配套设施建设,为集聚区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放大溢出效益,让景区更显温度、更有情怀、更令人向往。景区景城一体、文旅融合、生态集约的长足发展,为社会提供近50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商业繁荣、百姓致富,培植品牌产品和业态输出,拉动了消费内循环。让文化产业人在优厚的环境中创意创业,形成“产业创造产品,产品丰富业态,业态服务产业”的持续发展模式。让游客在轻松度假中了解历史文化,体验非遗传承,感受大爱情怀。西溪成为江苏沿海亮丽的文化名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独树一帜的产业品牌。

西溪景区将积极抢抓“十四五”重要机遇,以高标准规划引领,持续发掘和传承地方历史文脉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公品质”,倾力叫响“中华天仙缘”爱情文化品牌,奋力跨越,打造西溪精神文明建设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勇当高质量发展“领头雁”。

记者 顾敏 通讯员 王众 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