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10年】凝练“以文化人”的鲜明标识-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图片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10年】凝练“以文化人”的鲜明标识

来源:未知     点击数:1674     日期:2022-11-11 09:33:04
​以文化人,是教化,更是感化,是心灵的相通,是生命之间的交流和触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多年来,五烈镇廉贻小学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文化标识渐次凝练。 以文化人,是教化,更是感化,是心灵的相通,是生命之间的交流和触动,是一棵树摇

以文化人,是教化,更是感化,是心灵的相通,是生命之间的交流和触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多年来,五烈镇廉贻小学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文化标识渐次凝练。


以文化人,是教化,更是感化,是心灵的相通,是生命之间的交流和触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多年来,五烈镇廉贻小学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文化标识渐次凝练。


优化文化环境 润泽净化生命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校园文化标识系统是精神内涵得以有效展现的载体。建筑是凝固的诗歌,走进廉贻小学,每一处建筑都彰显着文化兴校,凝练底蕴深厚的文化之美。

“求真 尚美 励志 笃行”是廉贻小学的校风,意为信奉真理、求取真知、珍视真情、信守真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发现美、欣赏美、向往美、创造美,提升人生境界和品位;积极进取、永不言弃,“志不强者智不达”;踏实奋进、知行合一,“咬定青山不放松”。

步入校园,“行知楼”“行思楼”“行远楼”“行健楼”“行俭楼”错落有致,香樟大道、女贞围廊、百草园、枇杷园、银杏林、竹石苑相映成趣,紫薇迎宾,雪松亭亭,绿树红花间是劲峭秀美的“含英咀华”“开卷有益”文化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诗文牌。古韵流香的诗文匾、别具匠心的读书亭、定期漂流的“诗文角”、争星升级的“诗文榜”、萦绕耳畔的“诗文曲”……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这无尽的教育内涵,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谱唱《只争朝夕》 深耕育人情怀

聆听校歌《只争朝夕》,基调欢快活泼,体现学校“以文化人、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串场河畔,英烈故里”,校歌的开篇,便彰显出学校的地理和人文特征。廉贻,因革命先烈原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朱廉贻牺牲于此而得名。第一段,用学风——“勤读、 善思、巧练、活用”展现莘莘学子的朝气;第二段,用教风——“严谨、扎实、灵活、创新”展现廉小教师的风采;第三段,用校风——“求真、尚美、励志、笃行”展现廉贻小学的风貌。

每段歌曲统一于“只争朝夕”的校训,回环起伏,如布谷声声,催人奋进。“只争朝夕”见于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指珍惜时间、善用时间,努力请从今日始,莫教一日等闲度。

感受诗歌魅力 培育文化内涵

“ 诵诗育人”是廉贻小学的特色项目。物化诵读材料,让学生人手一册,手不释卷。《含英咀华》,遴选160篇优秀诗文,植入周课程表,循环使用。诗文文质兼美,既有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经典必读诗目,也有融汇里下河水乡地域特点和东台乡土风情的佳作名篇,分年级段设定诵读量,鼓励多读多诵。

《廉小植物志》,一花一诗一世界,实景拍摄、图文并茂、易读易诵。本土化的诵读材料,提供了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载体,满足了学生拓展兴趣的愿望,孕育全体学生爱民族、爱家乡、爱校园的情愫。

组建“小雨点”诵读社,利用社刊、校报、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网络社区等平台推介优秀诗文和学生佳作;明确每节语文课始三分钟、每周一节地方课程用于优秀诗文诵读;精心组织优秀诗文诵读节、读书报告会、赛诗会等主题活动。

配齐诵读设施,完成三层1200平米的综合楼——“诗文馆”建设工程。“图书阅览室”“读书茶吧”“书画赏读室”“绘本阅览室”“经典名著室”“诗文阅览室”等,让学生徜徉书海,沐浴诗香。

在廉贻小学,每一株花草、每一块砖瓦、每一面墙壁、每一方天地都弥漫着生命的张力。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池活水,便是廉贻小学富有诗意的育人环境,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才知,陶冶了情操。大隐于市、教育无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凝练出“以文化人”的鲜明标识。

组稿:崔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