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高温下的核酸检测点




烈日炎炎,坚守在各个核酸检测点的“小蓝”们迎来真正的“烤”验。
7月12日上午,东台镇金墩社区景范小区核酸检测点,陆陆续续有市民前来做核酸。采样人员两人一组,扫码登记、采样,整个流程衔接顺畅、秩序井然,市民无需排队即到即做。烈日下,戴上N95口罩、防护面罩,穿上隔离服……采样人员“全副武装”,当日室外最高温度达37℃,而穿着隔离服一个小时后,人体的体感温度达到64℃,他们却要被罩在防护服里连续工作4小时,面罩后的脸被闷得通红,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在室外检测点最难熬的就是闷热的天气,采核酸和被采核酸的人都很辛苦。”核酸采样人员王翠娟说。看到不少市民头顶骄阳,她不自觉地加快手中速度。
社区工作人员曹丽娜正忙着操作信息录入系统,和医务人员一起接受烈日的“烤”验。作为该点位的负责人,她每天早上6点到达点位布置遮阳棚、安装分流护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准时开展。曹丽娜表示,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听到居民“谢谢你”“你们辛苦了”之类的话,浑身充满了干劲。
51岁的医务工作者余龙华退休后来到金陈社区做起志愿者,并主动加入到采样队伍中。在五角广场的健康小屋内,空调温度开到了18摄氏度,但隔离服带来的闷热感依旧存在,余龙华正耐心地为居民进行采样,拆棉棒、放入试管掰断、双手消毒……同样的动作一天重复数百次。余龙华坦言,有的时候手酸到抬不起来。“也不敢多喝水,因为去一趟卫生间就要更换隔离服,耽误采样的时间。累到不行时,就自己缓一下,再抓紧工作。”
持续在点位上工作数小时,脱下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的双手已被汗水泡出“白皱纹”,脸颊上深深的口罩勒痕迟迟难以褪去。高温下的核酸检测现场,有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坚守,有群众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自觉,他们共同构筑起我市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李然 王苏婷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