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人才大汇聚 圆梦在东台-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人才大汇聚 圆梦在东台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828     日期:2023-05-18 09:06:55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战略部署,聚焦产业升级抓引才、突出功能完善抓载体、致力服务创优抓环境,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了高端人才倍速集聚、高技人才快速成长、新兴产业加快崛起的良好局面。去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战略部署,聚焦产业升级抓引才、突出功能完善抓载体、致力服务创优抓环境,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了高端人才倍速集聚、高技人才快速成长、新兴产业加快崛起的良好局面。去年新引进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24名,其中院士8人,自主申报入选国家重大工程取得零的突破。引进大学生超5000名,数量居盐城前列。

夯实党管人才根基 谋划人才发展新布局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确保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升格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构筑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积极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壁垒,在“615引才计划”“人才新政10条”“高层次人才创业10条”等政策的基础上,在盐城各县市率先集成出台“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东台政策,提高奖励标准,扩大资助范围。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强绩效管理,提高人才投入产出效益。出台《东台市“黄海明珠人才计划”领军人才项目评审管理办法》,规范人才项目申报、评审、资助全过程。配齐配强人才工作力量,适时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业务培训研讨,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者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水平。

推动产才融合发展 跑出人才引进新速度

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打造产才融合“县域样板”,努力实现“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生动局面。深挖科技镇长团、在外乡贤能人资源,在招商引资中同步落实招才引智任务,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人才科教资源富裕地举办“来东台·赢未来”系列人才活动,引进贺鸿电子朱利明、富乐华王斌、立一新材料韩建、骏茂新材料胡文红等一大批领军人才,助推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迅猛发展。深入实施“一镇一园一特,一企一校一院”计划,绘制产业人才分布图,建立企业技术需求目录库,常态化开展“百企进高校”“百名教授东台行”等活动。全市19个镇区园全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园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快捷通道。扎实抓好各级人才项目申报工作,鼓励企业加大与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的合作交流,联合科技、人社、工信、发改、财政等部门,举办申报培训会、政策宣讲会等系列送教活动,形成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良性循环。先后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个,江苏省“双创团队”3个、“双创人才”50名,有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统筹兼顾多点发力 成就本土培育新作为

加大行业性、专业性人才整体开发力度,激发本土人才投身发展的内生动力。依托西瓜、青椒、大米等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培育致富带头人,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8人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16人入选“三带”能手,9个项目获省、市“三带”资助,其中富安茧丝绸公司获得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100万元资助,盐城唯一。实施“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推动全市医疗、教育等多支人才队伍增量提升、存量优化。2人入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人入选省第五期、第六期“333工程”培养对象。建立“匠星荟萃”高技能人才库,出台《东台市职业技能培训班管理办法(试行)》《东台市规上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创新“互联网+”构建多元化技能培训模式,年均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

营造优质创新环境 开拓人才生态新未来

秉持“店小二”精神,在平台建设、服务保障上创新求进,加速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体系。高点规划建设盐城市首家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森林里·黄海英才湾,建成富乐华功率半导体、条子泥湿地、合金材料等主导产业研究院,规划新建、升级改造人才公寓2848套,推出精品青年人才驿站340套。精心打造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的综合保障体系,先后发放人才绿卡1485张,为53名高层次人才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服务。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建立市委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专家人才制度,推荐王子纯、朱利明、赵钧羡、吴舒涵等优秀企业家人才、高科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职务,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达328人,在全社会营造了尊才、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组稿:唐雅 钱飞 姜伯乐 刘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