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激情描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壮美画卷-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激情描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壮美画卷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756     日期:2023-05-18 08:56:36
自由呼吸天地灵气;远离喧嚣世外桃源。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杰作。从荒草凄凄的盐碱滩涂,到一望无际的莽莽林海,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林工接续奋斗,把青春、梦想与希望深植荒滩,用坚韧、顽强和智慧给黄海之滨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绿飘带”,为沿海滩涂筑就



自由呼吸天地灵气;远离喧嚣世外桃源。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杰作。从荒草凄凄的盐碱滩涂,到一望无际的莽莽林海,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林工接续奋斗,把青春、梦想与希望深植荒滩,用坚韧、顽强和智慧给黄海之滨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绿飘带”,为沿海滩涂筑就了一道防沙控碱、净化空气、造福百姓的绿色屏障。

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一辈黄海林工,紧扣绿色导向,坚持融合发展,挖掘人文底蕴,做特生态大旅游。绿色林海,正生动演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美画卷。

垦荒植绿初心不改 精心守护美丽森林

黄海森林是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新一辈黄海林工以“美丽中国的守林人”为己任,精心守护美丽大森林。

为此,他们孜孜求索,首创海滩特困地育林、一线海堤特困地造林、重盐碱地造林、盐碱地林农复合经营、盐碱地近自然森林等5种海滨造林模式,以建设好沿海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改良土壤、科学营林,利用宜林地和采伐迹地,发展速生林并加大林相改造力度,栽植以珍贵化、彩叶化、效益化为主要特点的树种,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

为此,他们规划先行描绘林业生产新方向。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统筹规划;森林游憩、森林体验、森林康养,协调联动;乡土化、珍贵化、效益化,改善林相。美丽大森林正悄然实现从用材林向风景林的精彩蝶变。

为此,他们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规划和实施零碳发展,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进步使景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体持续保持零排放,不断提高林业碳汇、竹林碳汇等碳资产的经济综合效益。“五一”前后,全国首张零碳景区电子认证证书、省级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相继花落黄海森林公园。

锚定绿色发展方向 全力争创国家品牌

平原森林、候鸟天堂、沿海湿地,三张生态名片熠熠生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正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优势。化生态优势为发展胜势,对黄海森林公园而言,就是要做活做精做特生态旅游。我市服务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全方位提质,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黄海森林公园肩负重任。一方面坚持规划引领,启动实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紧扣品质提升、业态升级,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使生态核心区已建项目有规可依;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文化底蕴,放大生态优势。围绕“绿色、亲子”主题,推出木育森林科普体验馆、森林小火车、outdoormix探险基地项目。深挖林工文化,打造“红耀森林”党建品牌,建设1965木工厂,争创江苏省“时代楷模”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发特色文创,增加农耕文化体验;主攻上海和苏南地区市场,扩大“黄海森林”品牌影响力。

林工文化接续传承 奋力谱写崭新篇章

黄海森林公园得以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其背后是一代代黄海林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历经风雨不易其志,饱受磨难不改其心的坚韧与坚守。半个多世纪以来,走进这片森林的,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在“五七”干校学习的党员干部、有从高校走出的大学生、有面向城乡招聘的林业工人、有在林场里出生成长的林二代林三代……他们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合力开创出壮丽事业。如今,黄海森林公园党委将支部建设覆盖到景区各岗位、各节点,以“党建+服务”汇聚创新发展强大合力。聚力团队建设创新,打造学习型团队,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每季度评选“美丽森林人”,全年度开展“高手在一线”活动,大力推动“入森计划”,让“团结、务实、敬业、干净”成为森林主旋律,使“森林一家亲”文化深入人心。

组稿:殷策 孙蓓 余海洋 张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