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越“两地四代”的旷世奇缘
1909、2023,汉阳、安丰……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字眼,串联起一段跨越“两地四代”的旷世奇缘,在湖北张仁芬家族和安丰古镇间辗转流连。
离任留靴传良吏佳话,千里捐珍承先贤高风。5月9日,末任安丰盐课司大使张仁芬的曾孙女——76岁的张昌慈女士受兄妹所托,不远千里从湖北武汉送来10件张仁芬生前的珍贵藏品,让一段因盐而起的美妙奇缘在古镇安丰氤氲蔓延。

张仁芬系湖北汉阳人,近代著名收藏家,清宣统元年就任安丰盐课司大使。其在任3年与民同咸,留下“除霸安民”“除夕送钱”“智断烟杆案”等为人乐道的事迹。离任时,安丰百姓沿街设香案送行,请求他留靴为念。
张昌慈表示,此次捐赠物品均系其兄长张昌德,姊妹张昌年、张昌永及其本人无偿捐赠,“所赠之物均是曾祖父珍藏多年的表、笔、笔托等贴身日用品,及其收藏的书法家陈鸿寿所书‘佛容为弟子,天许作闲人’篆书对联,还有现代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厂所刻‘禅心侠骨’寿山石印等珍贵文物。”

一件文物承载一段历史,一场推迟两年的捐赠再现一段奇妙情缘。早在2016年,张仁芬后人曾来安丰古镇,再续百年前缘。“2016年我的哥哥姐姐来到安丰,了解到曾祖父在安丰期间的很多感人事迹。回去后,哥哥写下讲述曾祖父故事的《巍巍汉阳树》这本书。2017年受哥哥所托,我第一次来安丰古镇赠送哥哥所著书籍,也正是当时,哥哥联想到家中有部分藏品与曾祖父在安丰盐场期间有关联,便萌生了捐赠藏品的想法。”
自此兄妹四人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收集、修复藏品过程。张昌慈表示,因时间较久,部分藏品损坏严重,修复花费了不少时间,“找到专业字画师傅和装裱行,一件一件修复装裱,最终,这批藏品于两年前修复完成。”他们第一时间与安丰镇政府联系相关捐赠事宜,但因疫情影响,推迟了两次才最终捐赠成功。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这批捐赠物,将极大地充实安丰古街盐课司馆藏,同时也为我市弘扬廉洁文化、强化廉政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传家敦孝友,望古怀清芬”。怀清斋主张仁芬仅仅在安丰任职三年,却为安丰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其后人辗转千里捐赠藏品的事迹,更让人肃然起敬。时隔数年,再次回到这个百年前曾祖父张仁芬曾奋斗过的地方,张昌慈感慨万千:“安丰真是很美。看到一句标语‘有一种幸福叫安丰’,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
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张仁芬家族厚植于心的为民情怀,也将随着文物的前世今生,激励新时代东台人续写崭新篇章。
姚子燕 俞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