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听书香家庭讲述阅读故事
书香浸润家庭,阅读点亮人生。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他们以书为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书香弥漫的故事,感受阅读的力量。

用阅读打造最美的风景
“我愿你多读书。读不读书,获得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这种差别,不一定是经济上的富庶与贫瘠,而是精神上的干瘪与丰满!”这是周彭鹏写给女儿蒯乐的一封信中的内容。她一直在响应“书香社会”的号召,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日常,让分享阅读、推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一路走过的路都弥漫出阵阵书香。
周彭鹏就职于市融媒体中心,岗位随着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她是追随新闻线索奔波的记者,是忙碌于台前幕后的电视编导,也是读书栏目主持人。2018年开始,周彭鹏积极策划并推出东台本土第一档原创读书交流栏目《悦读汇》,以访谈和朗读的形式,力争将“好的故事说给你听,好的文字读给你听”,吸引了一千多人参与节目一起读书。
而在工作之余,周彭鹏有一个始终不变的身份——读者。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带上家人往书店里钻,买上几本心仪的书。因为,她坚信,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一定可以帮助她成长,让她的节目更加丰盈,让她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除了在家庭中增添阅读的乐趣,周彭鹏一家还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优质书本。他们将爱心书籍送到新疆察布查尔、陕西耀州等地的小朋友手中,以书香传递爱心。
一场又一场读书会、一档又一档读书节目、一次又一次爱心捐书,阵阵书香中藏着诗与远方,记录着岁月中的芬芳时刻。

烟火里追求“悦”读赏心事
在章国荣家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书籍。他酷爱读书,家中有藏书6000多册。八个大书橱构成偌大的家庭阅览室。
章国荣很早就跟着父亲学做菜。他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练就了一身烹饪好本领。闲暇之余,章国荣喜欢看书,关于烹饪的书,关于传统文化的书是他的最爱。在挥舞锅勺的同时,他拿起笔,研究撰写有关烹饪的文章,在国家、省、市的烹饪杂志上发表二百多篇。他所写的《东台鱼汤面》《回忆恩师景正福先生》等文章为东台鱼汤面成功申报省非遗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此外,他通过读书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地方文化的资料,写出五百多篇关于家乡“海盐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公益爱心”等相关文章。
“在我们家,总有一种浓浓的书香。”章国荣爱读书的习惯影响着整个家庭。在他的熏陶下,妻子陈美香有空就会翻出书来阅读,多次参加征文大赛并获奖。女儿章倩从小就喜欢阅读家中所藏的烹饪书籍,大学选择了烹饪专业。由于喜爱读书学习,她的烹饪技艺显著提高,在各类烹饪大赛中摘金夺银,并出版烹饪教材《家常厨艺指导》。其家庭先后获得市“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德育家庭”等荣誉称号。由于家中藏书分门别类,特别是烹饪方面的藏书很是丰富,他们一家还获得市“十佳档案示范户”称号。
章国荣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欢读书,爱上读书。

书香接力浸润时光
在王朝生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封面封底已经被翻阅得快要脱落了的书——《写作基础知识》,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他说是书中讲述的写作知识改变了他的一生。
王朝生今年67岁。16岁完成高中学业后,他回家务农,但他始终渴望、热爱读书。上世纪80年代,家里条件有所好转,王朝生开始了他的买书、藏书之旅。从几元一本的小册子,到工具书《辞海》,只要是自己需要的,在价格上从没有心疼过。
随着选购和阅读书籍范围的不断扩大,王朝生学习了文艺创作(曲艺类)、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并开始尝试写作。近几年,每年有40篇左右的稿件在媒体上发表。在曲艺创作方面,他写出《二赖子新生记》《老张的车子》等作品。
在王朝生的影响下,女儿王婷霞也深爱着阅读。作为一名老师,在校期间她多次开展各类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经典图书的魅力。外孙女薛梓萱,养成了勤奋读书的好习惯,也希望让更多的小朋友读上好书。去年5月,她向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图书24册。
“百万市民心向党,文明城市大家创。言行举止严要求,到处一片新气象。男女老少齐努力,和谐治理谱新章。”这是王朝生所作的快板《文明城市共打造》中的一段,而他也一直在用阅读创造属于他的人生新气象。

有一种陪伴叫阅读
“要记得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季莹始终追寻着精神世界的宁静与平和。工作之余,她喜欢在家里的书房或客厅捧上自己喜欢的书,沉浸其中。
季莹的阅读习惯受到丈夫冯剑珣的影响。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冯剑珣经常会在家读书充电,保持学习的状态。长期以往,读书的氛围就这样在家庭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夫妻俩都觉得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女儿小的时候,季莹总会晚上陪着她看书,睡前给她讲故事。季莹会给孩子买各种绘本,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亲子共读。孩子喜欢《奇先生妙小姐》,季莹就陪着她扮演里面的人物。夸张的人物表现,让小家充满欢声笑语。在父母的陪伴下,女儿也渐渐迷上古诗词,每一次听到具有音律之美的诗句,总会特别入迷。夫妻俩还经常带着孩子去打卡书店,每次都精挑细选。家里把“送书”作为一种仪式,有空大家会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彼此。除了定期买书,季莹一家还订阅了期刊,让每个月都充满期待。
通过阅读,夫妻俩收获了工作上的进步,女儿也通过阅读养成温暖善良、明辨是非的品性,她经常邀请小伙伴到家里阅读,分享好书,共同进步。
季莹说,书本就像鲜花,仔细观赏定能发现所蕴含的美丽;书本就像清茶,仔细品味,就能品味其中的清香。在身心疲惫之时,可以在书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让书香染艳梦想
生活中,何国伟是这样的人:既爱热闹,爱和大家一起运动;也爱清静,喜欢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闲坐,书在手或随意翻看或细细品读,顿感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何国伟与书真正结缘并不算早。大学之前,除了学习,并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阅读中。上了盐城师范学院后,学校的图书楼让他心驰神往。图书楼有专门的阅览室和藏书室,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凭学生证就可以借书。这时候何国伟真正体会到汗牛充栋的意境,每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他完全醉心于这些书籍。在图书楼阅读,也让他邂逅了自己的爱人。他总说,阅读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爱情。
阅读一路伴随何国伟的学习、工作、生活。孩子出生后,他没有与书籍疏远。夫妻二人或各自手捧钟爱的书倾心阅读,或是一起为孩子读书、讲故事。
在父母的影响下,儿子何梓阳乐于徜徉在书海之中,还经常自己购买各类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书架早已装不下他心爱的书了,于是一次次换书架、书橱,再到最后干脆书房的一整面墙都做成了他的书架。现在,他还有了自己的电子书,里面藏着书籍的海洋。
厚积而薄发,阅读带动了一个家庭更加积极向上。夫妻俩多次获得省市各项教学大赛一等奖,儿子也在盐城市级阅读竞赛中获得不俗的成绩。他们将家里人的作品集结成册名曰《青松文集》,相约作品过百后影印出版。
何国伟说,书籍犹如暖阳,温暖着我们湿漉的心房;书籍犹如甘泉,沁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书籍更如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愿以书籍为伴,让书香染艳梦想。
记者手记
在书店里感受纸本墨香,在电子书中享受视听盛宴,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每一次阅读,都能消除内心的空虚,在认识世界的对话中滋养着心灵的生长。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在阅读高筑的精神殿堂中,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充电桩。周彭鹏一家以万卷诗书为媒,搭建亲子关系的桥梁;章国荣一家将阅读兴趣作为烹饪的工具,燃烧起创作的动力;王朝生一家将读书的优良传统传承,创造人生新气象;季莹一家以绘本为肇始,着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何国伟一家从思想的成长之旅入手,蓄积阅读的加速度。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垂髫稚子,每个人都在阅读中找到与精神契合的切入点,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域。
读书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知识的咀嚼中,弥补自身认知的不足;在快速阅读中,感知书里的精彩;在格物致知中,结出阅读的累累硕果。正如培根所阐释的那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在阵阵书风中传播向远方,在更深、更远的地方生根、发芽,让读书文化蔚然成风,任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百花齐放春满园。阅读,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大厦的源泉。将阅读的“小天地”转变为展示家庭精神风貌的“大舞台”,将阅读前进的“小脚步”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大跨越”,家庭阅读的“小篇章”才能真正成为全民阅读的“大合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