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资源创特色 农旅融合促发展
眼下,五烈镇甘港村伯乐生态庄园草莓采摘园内,一颗颗色泽鲜艳的草莓在绿叶的映衬下分外抢眼。工作人员忙着采摘、包装,按照订单发往各地水果市场。负责人吴红明介绍,自己原本在外地办厂,看到家乡发展势头迅猛,在村里的鼓励和支持下于2021年返乡创业成立生态农庄,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当前,农庄占地70多亩,主要种植草莓、火龙果、葡萄、西甜瓜等水果,其中,口感极佳的红颜草莓超20亩,将持续上市到5月份,亩产近1万斤。
近年来,甘港村明确“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思路,走出独具特色的生态立村、产业兴村、旅游强村之路,先后被命名表彰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宜居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特色田园乡村等。2022年,全村三业总产值超15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56万元。
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该村树立产业兴村发展理念,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依托五烈镇作为省味稻小镇和东台大米品牌优势,做大优质稻米特色产业,开发功能大米、引进精深加工项目。村内江苏泽万家米业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水稻进行产业化生产,甘港牌系列大米价廉物美,日加工量达150余吨,利用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销往苏南等地。
秸秆高效利用,优化人居环境。该村致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全面落实河长制、路长制,做到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常态化。为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村内的新之能秸秆收储中心,在每年稻麦收割后,组织人力、车辆巡回周边各村清理拉运秸秆,加工处理后进行销售,既从源头上杜绝了秸秆乱烧、乱抛等现象的发生,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目前在邻近镇已设立20多个收集点,是区域内较大的秸秆收储加工基地。”中心负责人唐小勇表示,中心成立7年来,年收储加工能力从最初的两千吨扩大到现在的五万吨,拢草、打捆、加工、储运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
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甘港村着力推进乡村旅游与高效农业融合发展。甘港老家景区着眼农业、农村和农民,以村史馆、百坊园、百果园和百草园“一馆三园”为核心景点,反映农村发展的历史变迁,展示地方戏曲、传统手工艺、传统农机具、农家小吃等。同时,还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将各个观光节点串珠成链,形成甘港乡村旅游新业态,受到长三角地区游客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目前,景区已陆续开发民宿、农家乐、稻田画、田园小火车、瓜果采摘等旅游服务和农事体验项目,带动村民就业和特色农产品销售,让旅游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村党委书记刘怀仁告诉记者,将继续围绕做强现代农业、做靓人居环境、做大乡村旅游,大力创树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农旅融合,同时加快推进高品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戴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