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邵永海:传承工匠精神 为一线工人发声
2月14日,当记者见到全国人大代表邵永海时,他正在车间里仔细检查每一台机器的运行情况。
邵永海是领胜城科技制程高级工程师、生产技术部主管。他专注的领域叫作“电子模切”,简单地说,就是要设计制造出最为科学的模具,对特殊材料进行切割,为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等众多下游产品提供精密电子金属配件的制造方案。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客户对产品要求更加严格。仔细解决好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及通过工艺创新实现成本优化是我的职责所在。”邵永海说。如往常一样,在公司产线上和一线工人讨论完操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后,邵永海又坐在办公桌前开始了新设计。别看在一整条供应链上,这些环节并不起眼,却讲究十足。
2024年,邵永海主导完成了3C包裹泡绵产品一线流,通过创新工艺思路重新设计模具、改造设备加工平台、调整车间设备布局,将单日综合产能提升30%,换线时间由原来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以内,有效应对了多批次、小订单的客户样品需求,并且沿用推广至多个内部厂区。
邵永海每天都会早早来到生产车间,帮助工友们解决操作中的实际困难。有时候仅靠讲解效果不佳,他就手把手去教。同时还会定期组织技能比武和精益生产案例分享,激发全员创新意识,去年全年提交改善提案176条,其中新型超高模具设计、新型移动微调平台设计获公司创新奖。过去的一年里,邵永海除了立足一线干好本职工作,还奔走在基层一线,认真倾听民意,积极履职尽责。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邵永海积极反映一线工友心声,提出了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他的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这进一步坚定了邵永海为产业工人发声的决心。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邵永海将带着关于持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建议踏上赴京的旅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他提出要建立常态化、长效化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并结合数字技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数字工匠。要探索构建“培训、练兵、比武、晋级”一体化竞赛机制,建设高水平工匠学院、实训基地,打造有影响的技能竞赛项目。同时细化政策保障,提高职业地位,建立保障一线产业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
记者手记:
从邵永海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开始,记者就面对面与他交流过很多次。一身深褐色的工装,和善的微笑,坚毅的眼神,邵永海身上始终保持着基层工人最朴实的那一面,哪怕已经参加了许多次宣讲,不知多少回面对媒体,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他仍然是拘谨的。
然而邵永海提交的建议,却总是能恰如其分地着眼于自身经历,着眼于基层。从一名普通工程师成长为生产技术部领头雁,作为一个用技术改变命运的人,他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基层工人发声,希望能够让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出身的人,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成立于2013年的领胜城科技致力于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十多年来先后成功申请专利330余件,其中就有不少来自邵永海的钻研和创新。他带领团队瞄准目标,解决技术难题,通过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挖掘生产潜力,节能降耗,为企业创造效益年均达千万元以上。
“干一行,爱一行,把这一行做到极致,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大国工匠精神。”邵永海不但是这么说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无论是画一张图纸,还是把控产线质量,抑或是作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他都始终兢兢业业,不负使命。
春日已来,邵永海心向远方。(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