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引领东海村从薄弱走向富裕
新海路东海村段面上,施工队伍紧张快干,确保在年底前建成通车;1400平方米的贝母烘干厂房已封顶,正进行内部装修;高标准农田、百亩冬瓜种植示范基地、唐新路及三条村庄道路均已完成,路边绿化美化有序开展……
今年来,新街镇东海村依托科学的乡村规划,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为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村民的共同富裕铺就了新路径。截至11月份,村集体收入入账51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比去年增加了15万元,村容更美,村路也更开阔。
东海村以大棚蔬菜和贝母套种大豆、玉米为特色产业,为村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来源。但因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叠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太低,是全市的经济薄弱村。202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该村全面实施村庄振兴战略,以乡村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和村民迈向更高水平致富路。
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产业。梳理了国土空间用途管控、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村庄配套设施、居民点规划、用地布局等方面问题,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文明乡风为保障,从产业发展带动、生态环境保护、特色风貌彰显、完善配套服务、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设计出“两轴四区一中心”的功能分布区,科学布局产业带,提升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及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对标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和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和谐宜居、强村富民”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充分整合资源,增加集体收入。流转无劳动能力、外出务工人员土地1050亩;盘活老养鳗场、河堤、废沟塘等“沉睡资源”;处理原东闸小学相关问题,与承包人达成续包协议;发展新港干河河堤林下经济,收益稳定。
围绕特色产业,打造示范片区。在东葛路以北规划贝母、冬瓜、白菜3个百亩示范地块,辐射周边900余亩土地推广种植,吸引农户共同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的“集体经济良性循环”。采用“村集体+农投公司+种植大户+农技部门”模式经营冬瓜示范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5万元收入;建成百亩贝母种植示范区,新建贝母烘干厂房,与药企深度合作,打造东海贝母产业基地。
改善村庄生态,打造美丽乡村。改扩建新海路、唐新路及三条村庄道路,优化百姓出行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交通支撑。做美做靓居民房屋外立面,让“特色农产品”“村规民约”上墙,营造和谐文明之风。清理河道、道路两侧及居民房前屋后环境,打造节点景观、活动场所、小公园等场景,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努力营造美丽乡村,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叶海慧 张鹏 陆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