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湿地 探秘“鸟巢” 条子泥杯全国观鸟邀请赛见证生物多样性
11月16日至18日,盐城条子泥杯全国观鸟邀请赛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14个省市15支代表队汇聚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东台条子泥湿地,开展一场探秘自然、走读湿地之旅。
条子泥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关键节点,每年有数百万迁徙候鸟来此栖息。截至目前,这里记录到鸟类414种,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初冬的条子泥秋意未尽,滩涂上肆虐的护花米草被全部除治,干净的滩面上碱蓬、芦苇等本土植物重返家园,万亩红蒿地依旧绽放。大批的冬候鸟迁飞而至栖息觅食。
参赛队三人一组,沿着条子泥大堤、720高地、万亩栖息地、川水湾新修复湿地等处一路近看远观,寻觅探访。
来自福建的参赛选手卢国成已有10多年的观鸟和参赛经历,他第一次来到条子泥参赛,这里的湿地生态和鸟况令他惊喜。“鸟特别多,特别是鸻鹬类。”他举起望远镜,边观鸟边跟记者聊天,仅仅两个小时左右,他所在的有福之舟队已经观察到50多种鸟。广东天南海北队三位队员是新老组合,谢金燕参加过去年条子泥观鸟赛。在她的带领下,全队轻车熟路,收获颇丰。资深观鸟员桂文军十分兴奋:“我看到了大勺鹬、红嘴巨燕鸥等等,大概看到了六七十种。”
比赛规则要求选手将听到或看到的野生鸟类,记录上传到比赛专用程序,重要鸟类要求提供图片视频或录音。比赛设记录鸟种最多优胜奖、记录特别珍稀鸟种明星物种奖、搜集鸟类旗标最多结缘盐城奖等。
“我们把条子泥鸟类目录清单打印出来挨个研究,哪些是没有观察到的、哪些是要上星的都做了标识。去年我们在条子泥观察到101种,今年准备打破去年的纪录。”来自浙江金华飞羽队的居晓兵信心满满。
观鸟的过程也是探访湿地、亲近自然,近距离与湿地精灵互动对话的过程。主办方希望通过观鸟赛的举办,引导人们关注湿地,爱护鸟类,不断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候鸟栖息地修复保护,推动条子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新突破。
来自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张华彬副研究员对观鸟赛的初步总结,比赛共记录到鸟种184种,进一步体现了条子泥生物多样性的完好度,见证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 (陆军 黄伟伟 李成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