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加快实现向现代农业强市的绿色跨越 四大特色产业年产值超过120亿元-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新闻 > 正文

加快实现向现代农业强市的绿色跨越 四大特色产业年产值超过120亿元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612     日期:2024-10-24 08:27:11
​连日来,位于弶港镇的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田头市场车水马龙,青椒、萝卜、甘蓝、西蓝花、有机花菜等10多个品种,每天发货量超过100吨。这些蔬菜除了供应长三角地区,还远销广东、福建、湖南等省。金秋时节,东台大地迎来又一个沉甸甸的丰收季。“一棵树”撑起一片蓝天——看层林尽染,闻

连日来,位于弶港镇的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田头市场车水马龙,青椒、萝卜、甘蓝、西蓝花、有机花菜等10多个品种,每天发货量超过100吨。这些蔬菜除了供应长三角地区,还远销广东、福建、湖南等省。

金秋时节,东台大地迎来又一个沉甸甸的丰收季。

“一棵树”撑起一片蓝天——

看层林尽染,闻丹桂飘香,从东部沿海到堤西水乡,森林公园、森林小镇、森林村庄星罗棋布。森林资源监测显示,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5.9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2.99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6.15%。

全市林业结构更加优化,重点推广苗、菜、禽、药、桑等八大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新曹农场、新街镇方东村建设成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被国家林草局作为林下经济首批典型案例宣传推广。2023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了52亿元。

“一篮菜”端上都市餐厅——

近年来,我市加快打造上海菜篮子基地,建成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直供直采基地21个,上海市外延蔬菜主供应基地7个,东台农产品在上海占据8%左右市场份额。目前,东台蔬菜产业形成了10多大类60多个品种,地理标志产品、绿色、有机品牌超20个,蔬菜年种植面积达125万亩次,产量突破400万吨,产值超过70亿元。

“一只瓜”甜透大江南北——

东台西瓜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成全国最大的小果型精品西瓜生产基地。目前,东台西瓜种植面积拓展到30万亩,全省第一。年产量达100万吨,总产值超30亿元,亩均收入超万元。

“一根丝”拉动万民致富——

富安茧丝绸和民星茧丝绸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数万蚕农共同增收致富。在两大龙头企业强势拉动下,我市先后建立优质万吨原料茧基地、全国蚕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原料茧、丝基地,6A级高等级生丝80%以上出口欧美等市场,茧丝质量全国领先。

眼下,这四大特色产业年产值超过120亿元,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占比高达四成。

坚持以生态绿色为底色,以富民增收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倾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东台加快实现向现代农业强市的绿色跨越,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20家,其中部省级17家。东台西瓜、文蛤、泥螺等9个产品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江苏省第一。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亿元、增加值182亿元,分列全省一二位,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50亿元,连续两年列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等次第三名。

广袤的田野上,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运粮车跟随协同作业——沿海地区投入充足机械设备,开镰收割成熟水稻,呈现一幅如火如荼的壮美画卷。弶港农场农业中心主任陈明堂介绍,全场平均亩产预计达到650公斤。

今年水稻生产中,各地在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同时,深入推进良种良法良技融合应用,主推口感和米质都比较好的南粳9108、香缘99等水稻品种,重点应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绿色生产新模式、新技术。

今年5月,全国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会在东举行,中国工程院三位院士万建民、王汉中、张献龙等专家学者和农技推广战线代表200多人齐聚我市。

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由王汉中领衔创建,以耐密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为核心,融合应用密植高产高油抗灾减灾关键种植技术,作业效率提升3倍以上,管理成本降低五分之一,化肥农药减施20%以上,亩综合效益增加600元以上。今年,我市共示范种植6000亩,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加快融合应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新服务理念的全面渗透。

三秋大忙时节,各级农业部门和为农服务组织科学统筹,扎实推进秋收、秋种、秋管,累计投入各类收获机械3100多台,拖拉机4100多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等配套农机具4800多台套,机收率超过99%。

手机下单,送货下田,一个电话,服务到家……

在繁忙的田间地头,时不时出现满载农资的货车。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原有农资保供网点的基础上建设移动庄稼医院,通过“东农服”手机平台,精准精细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深受村民欢迎。(林惠军 徐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