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许可服务质效 优化知识产权生态 市场主体活跃度得到充分释放
“真没想到,过去需要跑一趟市政务服务中心才能办完的事,如今在家门口当天就能办结并出证。”近日,后港特种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林先生从市场监督管理局时堰分局窗口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刚办好的特种设备登记证时很是感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是加强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监督管理、落实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需要。一直以来,我市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一直由市场监管局许可科专人专办。今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放管服”改革,赋予市场监管局各基层分局(所)登记权,实行特种设备领域审管结合。各基层分局(所)在对市场主体进行检查时,可以做到提前介入,对未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的市场主体发放“明白纸”,指导企业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进而办理登记,融服务于监管之中。到目前各分局(所)已办结700多件,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实现“就近办”“少跑腿”。
今年以来,我市在持续提升许可服务质效的同时,聚焦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关切,着力优化知识产权生态,释放市场主体“活跃度”。
“没想到一张专利证书就能搞定贷款,通过专利权质押,公司不仅得到了1000万元贷款,而且获得政府贷款贴息, ‘知产’真的成‘资产’了。” 前几天,江苏骏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祥看着收到贷款到账通知一脸的兴奋。
“近年来,我市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力度,多渠道、多形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极大缓解了一批初创型、科技型企业融资瓶颈,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金融活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三十多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5亿元。”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表示,同时实施规上链上企业专利创造“繁星工程”,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20件。立项51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和72个高价值专利项目,发放项目补助资金267万元,拟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000万元,推动各镇区聚合产业优势,科学引导企业申报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成4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办理,对3家企业开展维权援助,推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
我市还将优化个体户分型分类标准,细化帮扶政策落实,丰富宣传推介活动,纵深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持续推进“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更大力度帮助市场主体降本增效、轻装上阵、发展壮大。对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高的示范企业,加大奖励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刘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