弶港渔民号子奏响老年幸福乐章
“嗨的哟唻夯呀,夯呀的号唻嗨啰……”重阳节,在弶港镇渔歌里,十几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银发老人正在热情演唱渔民号子,曲调高昂、铿锵有力,引得观众不由得嘴角上扬,跟着演员们应声吆喝。
舞台中央主唱陆加友是渔民号子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唱渔民号子50多年了,虽然今年已经82岁,但是唱起渔民号子来声音洪亮,浑身是劲,一点不输于小伙子。“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越唱越开心,越唱越年轻!我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责任到学校去教唱,使渔民号子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陆老情绪高昂,情不自禁又高歌一曲,听得大家心潮澎湃,满心欢喜。
因海而渔,因渔而歌。以吆喝、呐喊为主要特征的渔民号子是从事海上捕捞生产的弶港渔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需要多人搬运的大型用具时,为达到用力一致,逐步形成的一种渔家“小调儿”。在不同作业时唱的是不同的号子,口耳相传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011年正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弶港渔民号子团队参演时个个笑容满面,活力十足,在快乐自己的同时也将快乐传递给了他人。“我们唱得开心,观众听得开心,我们就更开心了。”渔民号子参演者陈小菊说道。这群爱笑的银发人不仅以吟唱渔民号子为乐,还以传承、宣传推介家乡为乐,他们经常走进当地学校教唱,到全国各地参加演出,将渔民号子作为一张靓丽东台名片传递出去。“我是土生土长的渔家女,是听着渔民号子长大的。小时候是父辈们唱,现在轮到我唱了,特别激动。”参演者王锦凤说,渔民号子能在他们这一代唱响大江南北,她觉得特别荣幸。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近年来,我市不断挖掘弶港渔民号子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积极编排特色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用老调子唱出渔港人的新风貌、新生活。弶港渔民号子团队也在吟唱中快乐自己、愉悦他人,在传承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在创新中丰富形式、走向全国。他们用原汁原味的渔民号子奏响了老年幸福乐章。(胡春静 马佳琛 盛况 朱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