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区锚定绿色低碳打造增长极
沿海经济区充分挖掘沿海资源禀赋、产业空间和生态优势叠加效应,全力以赴主攻海洋经济,持续发力新能源、大健康等产业,锚定绿色低碳赛道,聚力科技创新,当好海陆风电、绿色储能、生态康养产业的领跑者,全力打造蓝色经济示范带。
在沿海经济区国瑞新能源科技储能电站内,144个储能集装箱组成的超级“充电宝”整齐排列,运行的嗡鸣声不绝于耳,该项目自6月底并网发电以来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放电收益达到了3000多万元,预计年底收益可望超过5000万元。
该储能电站是我市投运的首个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总占地面积约71亩,配套36套储能一体机,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和一座运维楼,项目可实现一天两次充放电,做到100毫秒级响应,作为“能量海绵”,届时电站充电一次最高可提供约40万度的错峰电量,按照每户用电一天十度电换算,可以满足四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提供更加可靠的电源支撑,助力地方科学用能、降本增效。
电站在凌晨从电网“下载”电量,到用电高峰时,将储存的电量“上传”,以此平衡电力余缺造成的波动,提升电网的稳定性。“项目选在沿海区主要是考虑这里丰富的绿色能源,在电网低谷时段吸收电能,高峰时段释放电能。一方面减少电能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促进电网平滑稳定供电。这里的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充放电次数达6000次以上。”公司电气工程师俞强介绍说。
该项目全站目前已实现智慧数字化管理,运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三维智能运检系统,高精度数字还原储能电站模型,实现电站可视、可管、可控。项目充分体现绿色低碳建设理念,结合建筑特点配置屋顶光伏、光伏幕墙、光伏车棚、光储一体充电桩等新能源技术,建设光储充放一体化储能电站,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地区能源安全、推动“双碳”战略实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今年以来,沿海经济区以实施绿色低碳零碳园区试点为抓手,进一步拓宽延伸绿碳产业链条,瞄准央企国企,深入挖掘人脉资源,大力开展链式招商、以商引商、敲门招商,全力拓展大健康、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构建“风光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体系,加快推动“藻糖菌食”产业全链条发展。1-7月,全区实时开票完成81.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7%,达16.16亿元,服务业同比增长5%。新签约重大项目3个、总投资额超56亿元,列入市级以上重大项目达到8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占地27000平方米的中粮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正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加紧推进,力争早投产、早达效。
中粮肉制品深加工项目5月1日正式开工,目前处于主体施工阶段,已经完成了50%,为了确保工程按期交付,施工方加大资源投入,成立班组突击队,确保11月份顺利交付。该项目是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肉食投资公司投资兴建的,目标是打造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生猪屠宰、肉食品深加工、冷链运输、清洁能源为一体的、全过程控制的肉食全产业链。为适应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在二期项目中新增六条生产线,引进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设备,进一步提高产能。
“二期的设备投入在8000万元左右,包括蒸烤线和肉饼线等,弥补了一期的空白,完工以后整个产能可以提升2万吨,产值能够增加8个亿左右。”中粮家佳康制品东台工厂总经理刘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