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逐“绿”前行激活发展新动能
初秋时节,经济开发区一个个环保节能的设备高效运转,一辆辆满载“高附加值”产品的货车络绎不绝。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发区将绿色赋能当作重要一环,大步奔跑在工业转型升级、换道领跑的道路上。作为国家级绿色园区、省生态工业园区、省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开发区正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敢于探索推进,着力打造工业经济绿色发展新引擎。
5月末,磊达集团钢帘线三期3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成为迄今盐城市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至此,磊达集团光伏发电总规模已达48兆瓦,可为钢帘线公司解决三分之一的用电量,向“零外购电”工厂迈出坚实步伐。
近两年,磊达集团在不断加大技改投入的同时,加快绿色能源建设和节能减排步伐,有效缓解生产高峰期电力供应压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自2022年起,磊达集团投资1.2亿元分三期打造盐城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48兆瓦。建成后年可发电6000多万度,节约用电成本3000万元,节约标准煤2.4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6.3万多吨。
放眼整个开发区,鳞次栉比的厂房屋顶上,一排排光伏电板汇成“蓝色海洋”,在阳光的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据了解,园区企业屋顶光伏已安装111.8万平方米,待安装7万平方米,预计年发电量达2.6亿度电。并规划布局中欧产业园分布式光伏,同步配套储能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推进清洁原料替代,助推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自落户开发区以来,江苏耀鸿电子一路攀高逐新,采用国际先进的智能设备和生产工艺,聚力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已基本实现生产低碳化、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和数据化。在厂房规划之初,耀鸿就考虑到绿色、环保、节能等问题的优化设计。今年,公司新增屋顶光伏装机功率达2500千瓦,日均发电近万度。公司已参与到华为、康佳、海信等企业的芯片板材研发,将为公司新增大批订单。上半年,公司实现开票销售近3亿元,年内可望突破6亿元。
目前,园区共有11家企业实施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领胜、广谦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和信、金科森、科森科技、吉中、美客、佳成6家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
聚焦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开发区还梯度推进金科森、广谦、宏仁等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制定“一企一策”改造方案,实现用能应节尽节,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推动环境保护生态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产出回报最大化,提升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与此同时,开启零碳园区认证创建准备工作,配合第三方服务商对我区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开展园区碳源、碳汇核算,对园区基础设施绿色化、产业技术绿色化、生态环境绿色化、运行管理绿色化等方面实施改造,通过调结构、推技术、促交易、强管理等多种手段有效组合,实现园区碳排放逐渐趋近于零。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快零碳产业园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唐雅)